发布日期:2025-08-16 09:01 点击次数:162
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培养青年的环保意识,带动更多家庭参与社区环境治理,白沙洲街道于近日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“垃圾分类小卫士”主题实践活动,通过“教育+实践”的方式,让环保理念根植童心,助力美丽社区建设。
寓教于乐,垃圾分类课堂进社区
活动伊始,街道垃圾分类宣讲员通过趣味动画、互动问答等形式,向孩子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意义、四类垃圾的正确区分方法以及资源回收利用的小知识。“过期药品是什么垃圾?”“奶茶杯要清洗后再投放吗?”面对孩子们的踊跃提问,宣讲员一一解答,并发放卡通版分类指南,让环保知识变得生动易懂。
实践体验,争当“社区环保小卫士”
理论学习后,20余名青少年化身“垃圾分类督导员”,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,分组走进小区开展实践。孩子们手持夹子、垃圾袋,清理绿化带中的烟头、纸屑等杂物,并按照刚学到的分类知识将垃圾投入对应桶中。在垃圾分类亭旁,“小卫士”们还主动向居民发放宣传单,用稚嫩的声音讲解分类技巧。五年级学生李浩轩说:“我要把今天学到的知识教给爸爸妈妈,以后我们家垃圾再也不混扔了!”
创意行动,环保理念“玩”出新花样
为巩固学习成果,街道还设置了“变废为宝”手工制作环节。孩子们利用废旧纸箱、塑料瓶等材料,制作出笔筒、花盆等实用物品。“没想到垃圾还能变成宝贝!”参与活动的张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。此外,街道发起“21天家庭分类打卡”挑战,通过青少年带动全家养成分类习惯,目前已吸引50余户家庭报名参与。
长效推进,共建绿色文明社区
白沙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是“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”系列行动的一部分,未来将持续开展“环保夏令营”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等活动,通过“教育一个孩子,影响一个家庭,带动整个社区”的模式,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行动自觉。
一颗颗环保的种子,正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当孩子们用小手捡起垃圾、认真分类时,他们不仅是社区环境的守护者,更是绿色生活方式的传播者。白沙洲街道以创新形式激发青少年参与热情,让垃圾分类从“新时尚”变为“好习惯”,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活力。